> 神经科 > 硬脑膜转移瘤_Nao Mo Ai Bing

硬脑膜转移瘤_Nao Mo Ai Bing

概述

硬脑膜转移瘤(MM)又称脑膜癌病(MC)、癌性脑膜炎,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在脑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和软脑膜内弥漫性转移,并随血管周围间隙侵入脑皮质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可累及颅神经或脊髓神经根。组织学表现与原发癌相似,癌组织可有不同程度坏死、液化或出血,致使脑组织水肿,脑脊液循环障碍而引起严重后果。


病因

本病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在脑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和软脑膜内弥漫性转移,并随血管周围间隙侵入脑皮质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可累及颅神经或脊髓神经根。


临床表现

MM发生率占全身肿瘤转移病人的4%~7%。随着肿瘤患者诊断率提高和生存期延长,临床上该病有增多趋势。

患者可早期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和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剧烈头痛难以缓解、喷射性呕吐、癫痫发作等,查体可见视乳头水肿、脑膜刺激征等。个别患者出现听力受损。


检查

1.脑MRI增强检查

可对MM的诊断提供重要客观依据,可发现直径>0.3厘米的转移结节和厚度>0.2厘米的脑膜增厚,其阳性率可达33%~78%。根据脑膜受损范围可有四种表现形式:全脑膜硬化、结节样阶段性脑膜强化、室管膜下强化和脑室扩张。

2.脑脊液(CSF)

查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转移瘤的确诊依据,其确诊脑膜瘤的敏感性为75%~90%,特异性为100%。特别是对未发现原发肿瘤的患者,可能成为惟一活体诊断手段,第一次阳性率为12%~38%。动态监测将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诊断

一般颅内硬脑膜转移瘤(IDM)的诊断应满足:①MRI和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为IDM;②有原发癌的组织病理学依据;③腰椎穿刺细胞学检查示脑脊液中无肿瘤细胞;④切除的IDM与原发癌的组织病理学相符;⑤不合并脑转移或软脑膜转移。


治疗

目前对于MM多采取姑息性治疗,如全身化疗、鞘内注射、脑部放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对源于恶性淋巴瘤、肺癌和乳腺癌者,可行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地塞米松,效果较好,生存期可达13~33个月。头部放疗和鞘注化疗均对头痛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远期疗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