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 > 神经性贪食_Shen Jing Xing Tan Shi

神经性贪食_Shen Jing Xing Tan Shi

概述

神经性贪食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及强烈的控制体重的先占观念为特征,导致患儿采取极端措施以削弱所吃食物的“发胖”效应的综合征。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都属于行为怪异的进食性疾病,虽然两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但引发疾病的根源和本质相同,均起自于对肥胖的恐惧心态,因此有人把这两种疾病视为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这两种疾病均多发于年轻女性。


病因

认为本症是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表现

患者对食物存在强烈的、不可抗拒的欲望,不可自制地发作性暴食,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发作的时候,患者往往不能控制和限制自己的饮食,于是发生阵发性暴食。同时因长期暴食、诱吐、导泻等,可导致一系列躯体并发症。


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可见心率减慢、低电压、Q-T时间延长,ST段非特异性改变,出现U波及心律失常。

2.X线检查

可发现骨质疏松和肾结石。

3.脑电图检查

有的患者伴有癫痫发作,呈现异常脑电图。随着饮食正常后脑电图异常可恢复正常。有人认为是由于饥饿引起血中特异氨基酸减少,而这些氨基酸正是保持脑功能的必要神经递质。另外,饥饿引起微量元素如锌、铜、硒、镁的不足,影响脑中酶、激素功能。

4.影像学检查

头颅CT、MRI检查无下丘脑、垂体占位性病变。可有脑萎缩,脑室扩大。


诊断

1.对食物有种不可抗拒的欲望;难以克制的发作性暴食,患者在短时间内吃进大量食物。

2.患者试图以下列一种或多种手段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间断禁食;使用某些药物,如食欲抑制剂,甲状腺素制剂或利尿药,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贪食症时,他们可能会无视自己的胰岛素治疗。

3.精神病理包括对肥胖的病态恐惧,患者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体重限度,它远低于病前适宜的或医师认可的健康的体重标准。


鉴别诊断

需除外躯体疾病所导致的贪食,呕吐及其他精神障碍所导致的贪食现象。


并发症

可能出现急性胃扩张、低血钾、心律失常、肾功能紊乱、月经稀少,甚至闭经等。患者体重减轻不严重,有的呈肥胖型。有的患者面部呈满月面伴腮腺的增大,瘢痕体质及龋齿。常伴腹泻、腹胀、腹鸣及便秘,因频繁剧烈的呕吐而致低钾血症、肌无力及痉挛。


治疗

1.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有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应及早住院,予以对症支持治疗。

2.心理治疗

(1)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可改善患者对饮食、体重、体型等方面认知上的偏差。

(2)结构式家庭治疗  因患者的家庭结构常存在问题,因此着眼于整个家庭的结构式家庭治疗,会改善患者家庭结构中的问题,有利于患者康复。

3.行为治疗

记录每天进食次数和进食量,严格评分,配合奖惩措施,逐渐增强患者对进食的自控能力。

4.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可减少暴食、改善抑郁症状。


预防

神经性贪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调查发现,贪食症患者多来自饮食丰盛的家庭,常有家族、个人儿童期、青少年期肥胖史。

1.情绪预防

本病青春期女性发病较多,表明这一时期性格的不稳定,易受外界刺激,或家中不睦,父母之间的矛盾,家中亲友重病或死亡者,或在学校学习成绩意外的受挫折者等等,均易发生本病,因此保持精神的乐观,心胸开阔是至关重要的。

2.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使脑力劳动与适当的体质锻炼,体力劳动相结合,适当安排娱乐活动与休息,可以防止因过分劳累引起下丘脑功能的紊乱。

3.进行正确人体美的教育

少数患者对进食与肥胖体重具有顽固的偏见与病态心理,以致出现强烈的恐惧变胖而节制饮食,保持所谓体形的“美”,因此对正确的健康的“美”的教育,也是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