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科 > 毛孢子菌病_Mao Bao Zi Jun Bing

毛孢子菌病_Mao Bao Zi Jun Bing

概述

毛孢子菌病是由毛孢子菌引起的浅表性和系统性感染,多见于热带地区。某些温带地区也有较高的发病率。毛孢子菌既可引起浅表感染,也可引起侵袭性感染。浅表感染,又称为白毛结节,为白色、棕黑色或绿色颗粒状纺锤状小结节,包围毛干并呈不规则散在分布。白毛结节多见于年轻男性,特别是生殖器周围。但似乎并非接触传染,个人卫生差及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是本病的风险因素。侵袭性感染主要包括真菌血症、单个器官感染和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是一种致死性的机会性感染,常发生于免疫低下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因患有血液病或化疗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毛孢子菌属已成为除念珠菌属外致人类播散性感染第二位的酵母菌。


病因

毛孢子菌属真菌学分类为有丝孢子菌,属于担子菌门,系统发生与隐球菌属相近。毛孢子菌的生态学特征为既可见于环境中、腐败物中、寄生于水和植物中,也可分离于人体的特定部位(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最近将本菌属重新划分为17个菌种和5个变种,其中有6种致病性菌:

1.卵圆形毛孢子菌

可引起浅部真菌病即白毛结节和皮肤损害。

2.墨毛孢子菌

主要分离自人体腹股沟区和肛门,可引起阴毛的白毛结节,也有报道可引起系统性真菌病,即心内膜炎和腹膜炎。

3.T.asahii

包括三个变种(即var.asahii,var.coremiformis和var.faecalis),多数分离自内源性免疫缺陷患者,也可分离自肝炎患者的血液中,或引起皮肤损害。

4.类星形毛孢子菌

可引起皮肤损害。

5.皮肤毛孢子菌

引起皮肤损害和腋毛结节病及变应性。

6.黏膜毛孢子菌

多数分离自内源性免疫缺陷患者,也可见于阴毛白毛结节病,最近也有分离自甲真菌病的报道,但目前亦有人仍以白吉利毛孢子菌代表这一属的所有病原菌。


临床表现

1.浅表感染

又称为白毛结节,为白色、棕黑色或绿色颗粒状纺锤状小结节,包围毛干并呈不规则散在分布。有时结节可以融合成团块,在真菌生长处的毛干质脆易于折断,此种毛干上结节质地较柔软,并易用手将结节从毛干上擦去。

2.过敏性肺炎

本菌是过敏性肺炎的病因之一。某些具有遗传素质的患者可与毛孢子菌的抗原发生反应而导致肺炎,通过从患者居住的环境中清除此菌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率。

3.侵袭性毛孢子菌病

主要见于免疫缺陷患者。绝大多数患者可见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通常为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其他风险因素包括艾滋病、严重烧伤、静脉插管、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以及心瓣膜手术等,主要由灰毛孢子菌和黏毛孢子菌引起。


检查

1.血、尿、痰、脑脊液和皮损组织培养

血培养对播散性感染的诊断非常有用。皮损组织的培养也有提示作用。皮肤活检示真皮侵入菌丝和关节孢子,部分可见血栓性脉管炎。应注意从痰和尿中培养出毛孢子菌,可能为定植菌而非感染,但对于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的患者,从任何标本中培养出此菌均应认真对待,并做进一步评估。

2.血清学检查

在培养结果出来前,可采用血清学方法评估。用于诊断新型隐球菌的乳胶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助于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早期诊断。

3.分子生物学检测

血清巢式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特异、灵敏、快捷的早期诊断手段,且可用于监测毛孢子菌病的病程和治疗反应。Sano等发现使用短期固定(约1天)的组织进行巢式PCR有助于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病理诊断。有学者使用实时PCR检测患者血清中阿萨希毛孢子菌DNA(脱氧核糖核酸),研究者认为实时PCR比多糖抗原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用于深部毛孢子菌病的诊断。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

对于浅表感染,常用治疗方法为将毛发剃光,或每天擦洗毛发,用手刮去结节。可在剃除毛发后再用一些抗真菌剂,如0.05%氯化汞、6%水杨酸(柳酸)、12%苯甲酸、3%硫磺或2%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亦可用含酮康唑和二硫化硒的药液洗涤病发处。

由于大多数系统感染患者均有严重的原发病和免疫抑制,因而,侵袭性感染的治疗较为困难。治愈的患者多为无中性粒细胞减少、或中性粒细胞减少迅速恢复的患者。

在人血清中,两性霉素B的浓度可以抑制毛孢子菌,但不能杀灭。因此,两性霉素B不适于治疗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毛孢子菌病的患者。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的体外活性与两性霉素B相似。氟胞嘧啶可与两性霉素B协同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其效率优于单用两性霉素B。推荐的治疗方法为在肾功正常的情况下,两性霉素B联合或不联合氟胞嘧啶;以氟胞嘧啶作为替代疗法或与两性霉素B联合。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应重视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状况。刺激细胞因子以提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用量。一些真菌血症患者,可拔除静脉插管。对于恢复良好的患者,特别是心内膜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累及者,应维持长期抗真菌治疗,较为简便的方法是口服氟康唑。一些患者虽然恢复,并在停止抗真菌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一旦出现新的免疫抑制因素(如长期的化疗或抗排斥反应治疗)时,应继续给予系统性抗真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