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科 > 肺大疱_Fei Da Pao

肺大疱_Fei Da Pao

概述

肺大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肺大疱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见于小儿,因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黏膜皱襞呈瓣膜状,软骨发育不良,引起活瓣作用所致。后天性多见于成人、老年患者,常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目前绝大多数的肺大疱手术均可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2/3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病因

肺大疱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也有一些病因不清的特发性肺大疱。小支气管发生炎性病变后出现水肿、狭窄,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瓣作用,使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同时炎症使肺组织损坏,肺泡壁及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升高而破裂,肺泡互相融合形成大的含气囊腔。肺大疱有单发也有多发。继发于肺炎或肺结核者常为单发;继发于肺气肿者常为多发,且大疱常与呈气肿样改变的肺组织界限不清。合并明显肺大疱的肺气肿也称大疱型肺气肿。


临床表现

较小的、数目少的单纯肺大疱可无任何症状,有时只是在胸片或CT检查时偶然被发现。有些肺大疱可经多年无改变,部分肺大疱可逐渐增大。肺大疱的增大或在其他部位又出现新的肺大疱,可使肺功能发生障碍并逐渐出现症状。体积大或多发性肺大疱可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尤其是体积超过一侧胸腔容积1/2的巨型肺大疱,或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常会有明显胸闷、气短等症状。大疱内感染可引起咳嗽、咳痰、寒战和发热,严重时出现发绀。少数肺大疱病人有咯血和胸痛等症状。


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是诊断肺大疱的最好方法。肺尖部肺大疱表现为位于肺野边缘甚细薄的透亮空腔,可为圆形、椭圆形或较扁的长方形,大小不一,较大的肺大疱中,有时可见到横贯的间隔,多个肺大疱靠拢在一起可呈多面状,一般不与较大支气管直接相通,无液平。

2.CT检查

可发现胸膜下有普通胸片不易显示的直径在1cm以下的肺大疱。

3.肺血管造影

可准确表现肺血管受损的程度,以及肺大疱周围血管被压挤的情况。


诊断

1.胸部X线检查

可见肺野内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薄壁空腔,腔内肺纹理稀少或仅有条索状阴影。最大吸气时拍摄X线可明确肺大疱的数量、位置及真实大小。大疱周围可有受压致密的肺组织阴影,有时(如合并感染)疱腔内可见液平。

2.胸部CT

比X线更精确。能清晰的显示大疱的大小、数量及范围,观察X线难以显示的大疱,明确大疱与肺实质的分界以及是否伴有其他肺部疾患,并有助于鉴别气胸和肺大疱。


治疗

无症状的肺大疱不需治疗,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患者,主要治疗原发病变。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疱体积大,占据一侧胸腔的70%~100%,临床上出现呼吸窘迫、感染、出血者,均为手术适应证。手术切除肺大疱可以使受压肺组织复张,呼吸面积增加,肺内分流消失,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气道阻力减低,通气量增加,患者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可以改善。手术原则以切除大疱,尽量保存健康肺组织。双侧性肺大疱,在必须手术时,应先切除较严重一侧,必要时6个月后再施行另一侧手术。肺大疱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可以经胸穿、胸腔闭式此流等非手术疗法治愈,但反复多次发生的自发性气胸应采取手术方法治疗。


预防

2/3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效果较好者为分界清、明显增大的肺尖部大疱,并占据胸腔至少30%。小的、多发性肺大疱术后疗效相对差。肺小疱(胸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基本不会影响肺功能。实质内肺大疱不伴肺气肿者,术后可长期维持疗效。但实质内肺大疱伴肺气肿者,一般在术后5年憋气症状逐渐达到术前水平,不能维持疗效的主要原因是肺气肿逐渐加重,此类患者5年改善率为50%,10年改善率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