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白点综合征_Shi Er Zhi Chang Bai Dian Zong He Zheng
一 概述
十二指肠白点综合征(DWSS)是近年来日本学者根据内镜所见提出的一个新综合征概念,系指十二指肠黏膜呈现不同于十二指肠溃疡、散在粟粒样大小的白点或白斑。本病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多见,由于在活检病理检查时均有十二指肠炎症存在,故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它不应列为一独立的综合征,其实质是十二指肠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称之为“白点型十二指肠炎”较合适。最近国内文献上已开始应用这一名称。
二 病因
有人认为是上消化道炎症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使胃酸分泌降低,胰液分泌减少。胰液中的胰脂肪酶不足,加重了脂肪消化、吸收、转运功能障碍,使脂质贮留于吸收上皮细胞或黏膜固有膜层而呈现白色病变,临床上发生脂肪泻等表现。但国人萎缩性胃炎病变部位多在窦部,此区无泌酸细胞,故临床上见到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功能正常者颇多。再加之十二指肠白点处活检病理组织学上均有炎症存在,故有认为本病是一种特殊的十二指肠炎。
三 临床表现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多见。临床上常表现为不规律性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恶心、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些出现典型的脂肪泻,便量多,不成开,棕黄或略带灰色,恶臭,表面有油腻状光泽,镜检有大量脂肪球。有些可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胰腺炎、胆石症等,使临床症状更无特异性,致使绝大多数病例在内镜检查前难以估计有DWSS存在。
四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中除老年患者可有血脂增高外,多无明显异常。
2.内镜检查
内镜下十二指肠黏膜白点多位于球部特别是前壁及大弯侧。后壁较少,此可能与血管、淋巴管的走向有关。也有些位于上角部和降部。白点呈稀疏散在分布或密集成簇,圆或椭圆形,直径1~3mm,多数平坦,部分轻度凹陷呈脐状或微隆起呈斑块样,表面乳白点或灰白色,乃脂肪局部贮留、淋巴管扩张之故。有时被胆汁染成黄色。通常无分泌物覆盖,边界清晰,边缘由浅黄色逐渐过渡到正常十二指肠黏膜。白点或白斑表面光滑,质地稍硬,反光增强。靠近观察呈白色绒毛状,用水冲洗后无变化。病变周围的十二指肠黏膜可有花斑样或充血、粗糙不平,失去正常绒毛状外观等改变。
五 诊断
内镜检查时不应仅满足于一处病变的发现,应仔细观察不遗漏伴随病变,作出完整的诊断。
六 鉴别诊断
内镜下须与之鉴别的疾病主要有十二指肠炎性息肉,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症,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等等。十二指肠炎性息肉多为扁平、广基性隆起,表面充血,周围十二指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表现。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为结节状多发性微隆起,表面色泽正常。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呈多处点片状糜烂,多散中分布,覆不全白膜,其间黏膜充血、水肿,外观似降箱样,一般无凹陷。不难作出鉴别诊断。
七 并发症
伴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浅表或萎缩性胃炎等。
八 治疗
对胃酸偏高而有腹痛者可给予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甚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碱性药物如盖胃平、氢氧化铝凝胶等对缓解症状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