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科 > 科罗拉多蜱热_Ke Luo La Duo Pi Re

科罗拉多蜱热_Ke Luo La Duo Pi Re

概述

科罗拉多蜱热由科罗拉多核糖核酸(RNA)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35~50纳米,外层包膜含脂蛋白,故对乙醚敏感。经蜱媒介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革蜱为带菌者。临床以发热、头痛、背痛、双峰热持续1周,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病因

1.科罗拉多蜱热通常发生在3月和9月之间,多数案件在4月、5月和6月发生。

2.科罗拉多病毒的特点:双股RNA病毒,35~50纳米,外层包膜含脂蛋白;对乙醚敏感。

3.风险因素是最近室外活动和最近壁虱叮咬。

4.一般是通过被蜱叮咬而感染的,可在叮咬部位发现肉芽肿样原发病灶。


临床表现

潜伏期3~7天。突起畏寒高热达38~40℃,头痛、眼痛、眼眶后痛及畏光,肌痛以背部及双腿最明显。病初2~3天体检见面部、结膜及咽部潮红,淋巴结肿不明显。偶有脾大。部分患者可见皮疹,为斑疹或斑丘疹,分布全身,有时四肢可见瘀点。半数病例呈双峰热。于第2~3病日后体温降至正常,上述症状消退。但1~2天后体温再度上升,症状复现,且较初期更重。第2次发热持续2~4天后,症状消退,但软弱乏力1~2周后方可改善。部分病例仅有一次发热,也有的病例一次发热持续5~8天或有发热3次。少数患者可有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表现为颈项强直,意识障碍及出血,脑脊液改变等。


检查

白细胞计数自第3病日始减少,第2次发热后减少更明显,可为2.0×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更显著,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小板减少,空泡型异常淋巴细胞不少见。但预后良好。X线胸片未见异常。


诊断

1.临床诊断

在病前3~7天,有流行区旅居史的患者应考虑本病,尤其有二次发热过程及白细胞减少者更有助于本病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取患者全血或血清接种乳鼠,分离病毒可以确诊。取患者血涂片,以直接免疫荧光法染色,在红细胞中查出病毒可早期诊断。取双份血清作中和抗体及补体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升高者,也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有旅游史者,应与蜱传回归热、洛杉矶斑点热、兔热病及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临床上需与流行性感冒、伤寒、登革热、麻疹等鉴别。


治疗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施治为主。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

在流行区春夏户外活动时,应作好个人防护,防止硬蜱叮咬。患者恢复后,半年内不可供血。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均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