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科 > 副流感病毒感染_Fu Liu Xing Xing Gan Mao

副流感病毒感染_Fu Liu Xing Xing Gan Mao

概述

副流感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婴幼儿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在成人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据统计,30%~40%的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都是由人类副流感病毒引起的。小儿喉炎中约33%、下呼吸道感染中约10%与副流感病毒有关,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因感染后免疫力低,易反复感染。


病因

副流感病毒因被发现时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及引起类流感样症状而得名,自1953年始相继分离出,属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分1~4型。副流感病毒呈球形,直径125~250nm,有包膜,单股RNA,在原代猴肾细胞或原代人胚肾细胞中均可分离到本病毒。由于本病毒从日本仙台一儿童死者分离,又称仙台病毒。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3~6天。病情轻重与年龄、病理状态、初感或再感及病毒型别有关。副流感病毒在儿童期和成人期引起的临床表现差别很大。

1.儿童期感染

副流感病毒感染在幼龄儿童主要引起下呼吸道疾病,急性起病,副流感病毒感染的表现有发热、鼻塞、咽痛、声嘶、犬吠样咳嗽、大量黏脓痰、喘息及呼吸道梗阻症状,重者可因缺氧、呼吸衰竭而死亡。而且该病毒4个血清型间感染的临床表现有明显不同。1型病毒感染最易引起哮吼。6月~3岁龄为好发年龄段,还可引起中耳炎。2型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现也是哮吼,但较1型感染轻而少见,8月~3岁龄为好发年龄段。1型和2型病毒感染的起病较急,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经过不同过程后发生痉挛性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喘鸣、三凹征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多在夜间发作,重者发生喉梗阻,这是声门下水肿和浓稠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所致。3型病毒传染性较强,1岁内婴儿感染后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热较高,1~3岁幼儿表现为哮吼,年长儿表现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初发感染者常有约4日发热。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患儿,3型病毒感染的发病率较高,且可形成巨细胞性肺炎。3型病毒感染并发中耳炎者比1型病毒感染者多见。4型病毒感染一般仅有轻度呼吸道症状,不易被发现。

副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婴幼儿呼吸窘迫而缺氧,危及患儿生命。在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副流感病毒感染常引起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肺炎。此外,副流感病毒可诱发支气管哮喘,或使原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哮喘加剧。

2.成人期感染

不论哪型副流感病毒,在成人期感染所引起的表现通常为上呼吸道炎,如鼻炎、咽喉炎,伴周身不适,易致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加重。老年人易并发肺炎,免疫功能缺陷的成人也可引起致死性肺炎。副流感病毒感染还是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患者致死性肺炎的重要病因。


检查

1.病毒分离鉴定

一般采用鼻咽冲洗液或鼻咽拭子标本,接种易感的原代猴肾细胞、原代人胚肾细胞或人羊膜细胞进行培养。

2.快速病原诊断

可将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作涂片,用1~3型副流感病毒荧光抗体检测脱落上皮细胞中的病毒特异性抗原。此外,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型副流感病毒核酸,快速而灵敏。

3.血清学检查

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特异性IgG(免疫球蛋白G)型抗体,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价值。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急性期血清特异性IgM(免疫球蛋白M)型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但每次再感染都可导致其他型病毒抗体回忆性升高,所以单一血清学检查结果只能作参考。


诊断

副流感病毒感染流行期间临床诊断较易,散发病例的临床诊断较难。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靠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


治疗

原则为对症、支持治疗,防治继发感染。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喉炎、喘息伴呼吸困难者予吸氧、化痰、平喘、雾化吸入减轻局部水肿,严重者可短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呼吸衰竭者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冷湿空气可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促进分泌物排出,可用冷雾疗法以利临床症状缓解。要注意预防和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

2.抗感染

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用以利缩短排毒时间、减轻症状,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可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口服或静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或肌注;胸腺素也可用于增强抗病毒能力。病情重或明确有细菌感染时予抗生素治疗。

3.支持疗法

输血浆、静脉用人体免疫球蛋白等。


预防

注意避免污染物及与患者接触,注意房间消毒及空气流通。多价及单价灭活疫苗能产生血清抗体,减毒活疫苗喷雾免疫效果正在观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