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科其他 > 脾劳_Pi Lao

脾劳_Pi Lao

概述

脾劳,中医病名。五劳之一。食不化,心腹痞满,呕吐吞酸,面色痿黄。甚者心腹常痛,大便泄利,手足逆冷,骨节酸疼,日渐消瘦,由脾胃久积风冷之气所致,亦名冷劳。木香猪肚丸主之。《外台秘要•脾劳》:“脾劳热,身体,眼目,口唇悉痿黄,舌本强直,不能得咽唾,生地黄煎;脾劳虚损,消瘦,四肢不举,毛悴色夭,牛髓补虚寒丸。”陈无择以“茱萸膏治脾劳虚寒,气胀、咽满、食不下通,噫宿食臭”(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


病因

由于饥饱失调,或忧思伤脾所致。《理虚元鉴•虚证有六因》说:“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内伤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表明多种病因作用于人体,引起脏腑气血亏虚,日久不复,终成虚劳。


临床表现

肌肉消瘦,四肢倦怠,食欲减少,食则胀满,便溏泄泻等。


辨证施治

脾劳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的亏损不复,故辨证可分为脾气虚、脾血虚、脾阴虚、脾阳虚证。

1.脾气虚证

临床证侯: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治法:健脾益气。代表方:加味四君子汤加减。本方益气健脾除湿,适用于脾气亏虚而夹湿者。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茯苓、扁豆,健脾祛湿。

加减:胃失和降:加陈皮、半夏和胃理气降逆;食少运迟:加神曲、麦芽、山碴、鸡内金消食健胃;气虚及阳:肉桂、炮姜温中散寒。若中气不足:可改用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陷。

2.脾血虚证

临床证候:面色淡黄或淡白无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目花,肌肤枯糙,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治法:养心健脾。代表方:归脾汤。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当归、龙眼肉、远志、茯神、酸枣仁、木香等。

脾血虚常与心血虚同时并见,故临床常称心脾血虚。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者,加柏子仁、阿胶等。

3.脾胃阴虚证

临床证侯: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治法:养阴和胃。代表方:益胃汤加减。本方养阴和胃,适用于脾胃阴虚之证。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王竹,滋阴养液;白芍、乌梅、甘草,酸甘化阴;谷芽、鸡内金、玫瑰花,醒脾健胃。

加减:口干唇燥,津亏较甚者,加石斛、花粉滋养胃阴;不思饮食甚者,加麦芽、扁豆、山药益胃健脾;呃逆,加刀豆、柿蒂、竹茹降逆止呃;大便干结,用蜂蜜润肠通便。

4.脾阳虚证

临床证侯: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治法:温中健脾。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加减。本方益气温中健脾,适用于脾阳虚证。常用药: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附子、干姜,温中祛寒。

加减:腹中冷痛较甚,为寒凝气滞,可加高良姜、香附或丁香、吴茱萸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食后腹胀及呕逆者,为胃寒气逆,加砂仁、半夏、陈皮温中和胃降逆,腹泻较甚,为阳虚寒甚,加肉豆蔻、补骨脂、薏苡仁温补脾肾,涩肠祛湿止泻。


预防保健

1.消除及避免引起虚劳的病因

是预防虚劳的根本措施。

2.避风寒,适寒温

虚劳过程中,感受外邪耗伤正气通常是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而虚劳患者由于正气不足,又容易招致外邪入侵,故应注意冷暖适寒温,尽量减少伤风感冒。

3.调饮食,戒烟酒

一般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不伤脾胃为原则。对辛辣厚味,过分滋腻,生冷不洁之物,则应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