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科 > 中风/脑卒中_Zhong Feng / Nao Zu Zhong

中风/脑卒中_Zhong Feng / Nao Zu Zhong

概述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类。症状一般持续24小时以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出血性中风占30%,缺血性中风占70%。中风一般起病急,致死率、致残率均高。2014年后在中国人口死亡的病因中脑血管病居首位。


病因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病因不同。缺血性中风按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动脉血栓性、栓塞性、腔隙性脑梗死等;出血性中风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

中风有一些共同症状。1、起病急,起病后立即出现相应的症状。2、全脑症状,如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果出现昏迷不醒,一般提示病情很严重。3、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如偏瘫,语言功能受损,偏盲,行走不稳,饮水呛咳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常常感到枕部-颈部交界区疼痛,怕光。


检查

起病后应该尽早到医院行检查。首选头CT,鉴别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如果CT没有明确出血证据,可以行腰穿取脑脊液化验以明确诊断;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则应该尽早行CT血管造影(CTA)或脑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是否有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需要复查CT或磁共振MRI或脑血管造影。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影像学检查、脑脊液化验作出诊断。


治疗

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血液稀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必要时需要行手术治疗。

出血性中风中脑出血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手术治疗;对于动脉瘤破裂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可以采用脱水降颅压治疗、抗脑血管痉挛、动脉瘤夹闭手术、动脉瘤介入治疗;

对于脑血管畸形破裂的病人需要行手术切除或者介入治疗或伽马刀治疗。

无论是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病人,在功能障碍的恢复期都可以考虑行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


预后

总体上中风的病死率达10%-30%;致残率60%-70%。可能反复多次发病,增加病死率及致残率!


预防

中风的预防十分重要!

1.一级预防

1、防治高血压。2预防心源性脑中风/脑卒中。3防治糖尿病。糖尿病是中风的高危因素。4、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防治高脂血症。

2.二级预防

三早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短暂性缺血发作TIA的病人或发生轻中风/脑卒中的病人,要防止演变为完全性卒中。

3.三级预防

对于已经发生中风的病人,要积极治疗、及早治疗,减少并发症,并预防再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