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 > 溶血_Rong Xue

溶血_Rong Xue

概述

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


病因

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人血浆的等渗溶液为0.9%NaCl溶液,红细胞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因水渗入,红细胞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逸出。在体内,溶血可为溶血性细菌或某些蛇毒侵入、抗原-抗体反应(如输入配血不合的血液)、各种机械性损伤、红细胞内在(膜、酶)缺陷、某些药物等引起。溶血性细菌,如某些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可导致败血症。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和某些溶血性蛇毒含卵磷脂酶,使血浆或红细胞的卵磷脂转变为溶血卵磷脂,使红细胞膜分解。


临床表现

1.皮肤与巩膜发黄

溶血症宝宝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明显发黄,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48小时内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浓度急剧上升超过12~15mg/dl,甚至达20mg/dl以上。

2.贫血

患儿均有轻重不等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水肿。

3.肝脾肿大

轻症无明显增大,重症胎儿水肿时有明显肝脾增大。

4.神经症状

出现嗜睡、拒奶、四肢松软,继而抽搐,表现为两眼凝视、眨服、四肢阵阵发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张,有时尖叫等表现即称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常于血清胆红素达20mg/dl以上时发生,是由于间接胆红素进入脑组织中,损伤脑细胞所致。

5.发热

溶血症患儿常伴有发热。


治疗

原则是纠正贫血,防治心力衰竭,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防治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常见溶血病

1.溶血性黄疸

2.新生儿溶血病

3.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

4.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5.小儿溶血性贫血

6.溶血性贫血


驱动天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