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肠科 > 马蹄形脓肿_Ma Ti Xing Nong Zhong

马蹄形脓肿_Ma Ti Xing Nong Zhong

概述

马蹄形脓肿又称全马蹄形肛周脓肿,较为少见,男性多见,多数为20~40岁的青壮年。其多由坐骨直肠窝脓肿未及时诊治发展而来,特点是常从单侧臀部红肿起病,很快蔓延至整个臀部,尾骨侧多见,少见会阴侧。疼痛剧烈,多伴有全身高热症状,脓肿破溃或切开后常形成肛瘘。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由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


病因

坐骨直肠窝感染后,若未能及时切开引流,感染从一侧环形向括约肌间隙、肛提肌上间隙或对侧坐骨直肠间隙发展,形成复杂的马蹄形脓肿。

中医称为肛痈,其病因为过食辛辣肥甘、醇酒等物,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或肛门破损染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或肺肾阴虚,湿热痰浊下注,凝聚肛门,郁久热胜肉腐,发为本病。


临床表现

马蹄形脓肿为多个间隙的复合感染,感染范围大而深。发病时首先表现为患侧出现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继而为持续性跳痛,坐立不安,排便或行走时疼痛加剧,可有排尿困难和里急后重现象,逐渐蔓延至对侧。也有早期单侧症状不显著,双侧起病时方表现出明显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全身感染症状明显,发热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早期局部体征不明显,以后出现臀部广泛红肿,局部触诊或肛门指诊时有深压痛,甚至波动感。


检查

根据肛周表现或全身感染症状结合直肠指诊,一般诊断并不难。血常规常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肛周皮肤进针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必要时可作直肠超声协助诊断,有助于了解感染范围的大小、位置及与肛周肌肉间的关系。


诊断

1.临床症状

肛周持续性剧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可有全身乏力,发热等感染表现。

2.体征

肛旁皮肤有明显红斑,伴硬结和触痛,可以波动感,为肛周脓肿;直肠指诊,患侧有压痛性肿块为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上部的前侧壁外有压痛,隆起为骨盆直肠脓肿;直肠指诊在直肠后壁有压痛,隆起和波动感,为直肠后壁脓肿,高位肌间脓肿,肛周外观无特殊,直肠指诊在肛管上端或下端扪及表面光滑,卵圆形,边缘整齐,质硬,压痛的肿块,或有波动者为高位肌间脓肿。

3.肛门镜检

有时可看到开口,若在周围加压,还可见到脓液自开口流出。

肛周皮肤进针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肛周脓肿扩张到坐骨直肠窝时,易与血栓性外痔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①抗生素治疗:可联合选用2~3种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②温水坐浴;③局部理疗;④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以减轻排便时引起的疼痛。

2.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是治疗马蹄形脓肿的主要方法,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切开引流。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①脓肿切开引流术;②脓肿切开根治术;③脓肿一次切开挂线术;④分期手术。

马蹄形脓肿病变范围大,一期引流,择期行肛瘘手术为常用手术方式。一次根治多采用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术。主灶切口位置选择很重要,是能否一次性根治的关键点。根据“索罗门定律”并结合临床,多选择尾骨正后方略偏向一侧做主灶切口,根据感染范围在双侧臀部分别做对口引流。多留置引流管或引流条,术后需进行规律换药、冲洗脓腔以达到引流目的。


预后

1.一期愈合

发病后及早切开、通畅引流。准确寻找并处理肛隐窝(即内口)的感染,可达到一期愈合,不形成肛瘘者,无需再次手术。

2.反复手术

肛瘘未规律、及时诊治的患者,脓肿有自行破溃的可能。破溃后脓液流出,局部肿痛及全身发热症状可缓解,感染范围逐渐局限,最终形成肛瘘。行单纯引流术而未能彻底处理内口者,也会形成肛瘘,需再次手术。

3.全身性感染

本病引起的全身发热中毒症状明显,如不能早期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全身性脓毒血症和败血症。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延误(大多数延误时间为1周以上)和患有相关疾病(糖尿病、肥胖、恶性肿瘤、AIDS、结合及免疫损害)是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主要因素。


预防

少食辛辣、肥甘、醇酒等物;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积极治疗相关病变,如肛窦炎、直肠炎等;患病后尽早治疗,防止病变范围扩大。

参考资料

[1]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59-263.

[2]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30-632.

[3]Marvin L.Corman.结肠与直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