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科 >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_Chang Dao Bing Du 7 1 Xing Shou Zu Kou Bing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_Chang Dao Bing Du 7 1 Xing Shou Zu Kou Bing

概述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多数患者病情经过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极少数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被喻为21世纪的“脊髓灰质炎”。


病因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

各年龄组儿童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1.感染初期

患者表现为低热、流涕、咳嗽、食欲下降、口痛等。发热是婴幼儿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常见临床症状。

2.口腔黏膜

出现小疱疹,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3.皮肤

在口腔病变的同时皮肤可以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以手足和臀部为多见,偶见于躯干、大腿、上臂等处,呈离心性分布,疱内液体较少,自几个至数十个不等,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和色素沉着。

4.神经系统

主要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变化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一般表现为阵挛、呕吐、精神差、头痛、嗜睡甚至昏迷,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及肌无力、惊厥等。

5.其他

大多数病情为良性过程,多自愈,但可复发。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患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

(4)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和恢复期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4倍以上升高可确诊。

(5)脑脊液检查  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2.物理学检查

(1)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显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2)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3)磁共振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4)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慢波。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确诊。


治疗

1.治疗原则

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  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  给予输液。当口腔有糜烂而进食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  给予可选用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外涂,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抗病毒药物  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抗病毒口服液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并发症的治疗

(1)神经系统受累的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  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2)糖皮质激素治疗  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或地塞米松。

3)注射免疫球蛋白  酌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2)呼吸、循环衰竭的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不宜进行频繁吸痰等护理操作。

4)维持血压稳定。

5)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留置胃管、导尿管。

6)药物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酌情应用利尿药物治疗。

7)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8)监测血糖变化,严重高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

9)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及抑酸剂等。

(3)恢复期的治疗

1)促进各脏器功能的恢复。

2)功能康复治疗。

3)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