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科 > 脾病_Pi Bing

脾病_Pi Bing

概述

脾病,泛指脾脏各种病证。《内经》曾载述脾风、脾热、脾疟、脾咳、太阴呕吐、泄泻、脾胀、脾疸、脾痹、脾心痛、太阴腰痛、脾疝等多种病证,后世临床文献又有较多的补充。脾为后天之本,职司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受水谷之精气以充养五脏及人体各部,为生化之源。脾病的常见症状有:腹满作胀、脘腹痛、食少便溏、黄疸、身重乏力、肢冷,或见脱肛、阴挺(子宫脱垂)及内脏下垂,以及便血、崩漏、紫癜等症。脾病治法虽多,但以健脾利湿、补中益气、温阳运脾、升阳摄血较为常用。


病因病机

多因寒湿或湿热困脾,脾气阻滞;或因脾气虚,运化无力,宿食停滞;或因脾阳不振,中焦虚寒,失其温煦,寒凝气滞等所致。

实证:脾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瘀滞,故腹满作胀或脘腹痛。脾不升清,胃纳受碍,故纳呆食少。脾胃纳化失调,水湿内停,致使小肠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发作便溏,甚则泄泻完谷不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湿胜则濡泄。”黄疸发生多由于脾运不健,湿浊阻滞,肝胆疏泄受碍,胆热液泄,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于肌肤所致。

虚证:脾阳脾气虚损,温煦濡养失职,则可见身疲乏力,肢体不温。脾虚,中气下陷,脏腑升举维系无力或不能升举,则可见脱肛、子宫脱垂,或内脏下垂等症。脾气虚,失其统摄之权,则血不循经而外逸。如血溢肠内,则血随粪便而下,谓之“便血”。气虚下陷,冲任不固,则发为崩漏。血溢于肌腠皮下,则发为紫癜。


临床表现

脾病的常见症状有:腹满作胀、脘腹痛、食少便溏、黄疸、身重乏力、肢冷,或见脱肛、阴挺(子宫脱垂)及内脏下垂,以及便血、崩漏、紫癜等症。


辨证施治

脾病治法虽多,但以健脾利湿、补中益气、温阳运脾、升阳摄血较为常用。

脾居中焦,属土,与胃相连,并与之相表里,能消化饮食,并运送水谷之精微以养五脏,还能统血主肌肉。其为病也,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也有脾病为主而涉及它脏者。治法各别,方药亦殊。

选方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大建中汤、杨氏还少丸、五苓散、胃苓汤、实脾饮等。

1.寒湿滞脾

贪凉饮冷,或过食生冷瓜果,致寒湿滞脾。证候:腹胀腹痛,纳少便溏,口淡不渴,面色萎黄,舌淡而胖,苔白腻,脉濡缓等。治则:温化寒湿。主方:理中汤合平胃散。方药: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理中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平胃散),加藿香、茯苓、白蔻。

2.湿热蕴脾

寒湿滞脾,久而不解,化生湿热,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酪,恣生湿热,蕴结于脾,即成脾脏湿热之候。证候:常见大便溏而不爽,或下痢赤白,小便短黄,口苦心烦,口渴饮少,甚则身热起伏,不为汗解,或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身目发黄,苔黄腻,脉滑数等。治则:清利湿热。主方:平胃散、白头翁汤、茵陈蒿汤。方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平胃散);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白头翁汤);茵陈、大黄、栀子(茵陈蒿汤)。

大便溏而不爽者,用平胃散加葛根、黄连;下痢赤白者,用白头翁汤加木香、枳壳、白芍;身目发黄者,用茵陈蒿汤化裁治之。

3.痰湿阻肺

脾失健运,水谷不化,反而成湿,湿聚成痰犯肺,则成痰湿阻肺。证候:常见咳嗽痰多,色白清稀,易于咳出,胸闷,或气喘痰鸣,苔白腻,脉弦滑或濡缓等。治则:燥湿化痰。主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白术、厚朴、杏仁。方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二陈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三子养亲汤)。再随症加减。

4.脾气虚弱

劳倦太过,或吐下后,伤及脾气,即成脾气虚弱之证。证候:每见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缓无力等。治则:补益脾气。主方:六君子汤化裁。方药: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炙甘草。

5.中气下陷

脾气虚弱若失治、误治,就会导致病情加重。证候:脘腹重坠,便意频频,或久泻、脱肛,或子宫脱垂等中气下陷之证。治则:补中益气,升举阳气。主方:补中益气丸,宜常服之。方药:炙黄芪、党参、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

6.脾不统血

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血液不能循经而行,溢于脉管之外,即可发生各种出血现象。证候:皮下出血、大便下血、月经过多、崩漏等。此乃脾气虚弱之重证。治则:益气摄血。主方:归脾汤或参芪汤加减。方药: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桂圆肉、大枣、炙甘草(归脾汤);人参、黄芪(参芪汤)。

7.脾肺气虚

无论何种原因损伤脾气,致脾气不能输精于肺,即可造成脾虚及肺证。证候:少气乏力,纳少便溏,咳嗽多痰,甚至出现面足浮肿,苔白脉濡弱等。此乃脾肺气虚之候。治则:补益脾肺。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方药: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加黄芪、山药、五味子、桔梗。

8.心脾两虚

饮食不调,或忧思太过,就会损伤脾气。脾气不足,化生血液减少,则心血必亏,并成心脾气血亏损证。证候: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细弱等。治则:补益心脾。主方:归脾汤化裁。方药: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桂圆肉、大枣、炙甘草。

9.脾阳虚弱

多由脾气虚弱发展而来,也可因过食生冷或误用攻下所致。证候:除脾气虚弱,运化无权,纳减腹胀,大便稀溏外,由于阳虚则生内寒,故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脘腹冷痛,喜按喜暖,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沉弱等。治则:温补脾阳。主方:理中汤。方药: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加木香、砂仁。

10.脾肾阳虚

脾阳虚弱久而不解,进而可伤及肾阳,并形成脾肾阳虚之证。证候:除见上述脾阳虚弱之证外,尚有腰膝冷痛,或五更泄泻,或浮肿而小便不利等肾阳虚弱之候。治则:温补脾肾。主方: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方药;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附子理中汤);白术、生姜、附子、芍药、茯苓(真武汤)。

泄泻为主者,用附子理中汤;水肿为主者,治以真武汤化裁。

11.脾津亏损

证候:口干咽燥,不饥不食,或大便微结,舌红苔少,脉虚细者,为脾之津液亏损。治则:甘寒生津。主方:益胃汤。方药:沙参、冰糖、麦冬、生地、玉竹,加元参、石斛。

12.脾阴虚证

患者素体阴虚,并已累及脾,脾阴亏损,脾阳亢进。证候:大便干结,腹无所苦,唇燥口干,脉缓弱等。脾阴虚弱引起的大便干结,不要使用下法。治则;补益脾阴。主方:增液汤。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方药:玄参、麦冬、连心、细生地。

13.产后便秘

产后大便艰难,多由脾之血津亏损,不能濡润肠道使然。证候:除大便干结难解外,往往伴有唇舌淡白,头晕目花,脉细弱等。治则:养血润肠。主方:四物汤。方药: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加火麻仁、柏子仁、首乌、枸杞,并坚持守方治之。


预防保健

1.日常保健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患者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

2.食疗   

(1)实证  薏米红豆粥:薏米、红豆,第一种方法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焖半个小时,再开火,烧开后再焖半个小时,薏米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现在家里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斑等,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百合或莲子同煮,或者两种都加;若咳嗽痰多,胸闷,可加梨或佛手同熬。

(2)虚证  ①山药莲子粳米粥  山药、莲子、粳米煮粥,早、晚服用,有健脾和胃及止泻之效。②黄芪薏米粥  黄芪、薏米、大米,加水适量,武火烧开后改文火慢熬成粥,可健脾益气,渗湿止泻。③猪肚山药粥  猪肚切片、山药、粳米,加水煮粥,粥成后加食盐调味。④宜食食物  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⑤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