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 > 新生儿发热_Xin Sheng Er Fa Re

新生儿发热_Xin Sheng Er Fa Re

概述

正常新生儿肛温在36.2~37.8℃之间,腋下温度在36~37℃之间;新生儿肛温超过37.8℃,腋温超过37℃,即为发热。常由环境因素、感染引起。


病因

新生儿产生发热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它们是由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紊乱造成的。新生儿期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汗腺组织发育也不完善,无论产热和散热功能都不完善,调节能力较差,加以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易受周围环境温度影响。因此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新生儿发热。

1.环境因素引起

室温过高、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多,可引起新生儿温度迅速升高。

2.新生儿脱水热

多发生在生后3~4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病原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量较少,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导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待补充水分及降低环境温度后即可缓解。

3.新生儿感染引起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但是要注意,不是新生儿感染都会有发热,有些严重感染的新生儿并不表现发热而是低体温。

4.其他 

新生儿体温升高也可由新生儿代谢率升高引起,如骨骼肌强直和癫痫持续状态。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的患儿,因汗腺缺乏,散热障碍,可引起发热。新生儿颅内出血可引起中枢性发热。母亲分娩时接受硬膜外麻醉也可引起母亲和新生儿发热。


临床表现


最明显的体征变化是体温上升,一般大于37.5°C。可表现出精神不佳、烦躁、哭泣、皮肤发烫等。


检查



1.首先应准确测量体温。测量新生儿体温常用部位是肛门、腹部皮肤和腋下。通常将肛温视为深部体温,测肛温时温度探头插入深度为3cm。临床上通常以测腋温作为新生儿体温监护。

2.因环境温度高或喂养不当等非感染因素引起者,常有脱水和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有血液浓缩时,红细胞破坏增多,因此,胆红素浓度增高。感染引起,有感染性血象,如有败血症,血培养阳性。

3.常规作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除外肺部感染,除外神经系统病变等。必要时做脑电图、CT等检查。




诊断

当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称发热(fever)。腋温37.5℃~38℃称低热,38.1℃~39℃称中等度发热,39.1℃~41℃称高热,41℃以上称超高热。


治疗

1.了解母乳量及喂养量是否足够,可以用每天尿量或尿次和体重增长情况来评估摄入的奶量是否充足,入量不足者应加喂母乳次数并酌情补液,观察体温是否下降。

2.检查环境温度是否过高,以及衣物及包裹是否过多或过紧,适当调整,松开衣物或包裹后,观察体温是否下降。

3.经上述处理仍有发热新生儿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做全面的体检,检查有无感染病灶并做血常规检测,针对病情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给予抗生素治疗。

4.新生儿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可用冷水袋枕于新生儿枕部,体温过高可以温水洗澡或温水擦浴。水温控制在33~36℃为宜。擦浴部位为前额、枕部、颈部、四肢、腋下和腹股沟处。不建议使用酒精为新生儿擦浴。

5.体温过高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退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