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_Lian Qiu Jun Zhong Du Xing Xiu Ke Zong He Zheng
一 概述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由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严重综合征,以局部疼痛、高热、低血压及多器官受累等为特征。多见于50岁以下成人,以冬春季多见。
二 病因
可由A群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引起,病菌主要经黏膜或皮肤侵入人体,大多数患者在轻微局部创伤的基础上发生感染,部分患者系术后感染所致。
三 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起病急,少数患者有发热、寒战、肌痛和腹泻等前驱期症状。多数患者以突发局部剧烈疼痛起病,常局限于某一肢体,但也可位于胸腹部,酷似腹膜炎、盆腔炎、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包炎。部分患者虽有疼痛,但无局部压痛等阳性体征。多有软组织感染表现,常见局部红肿和红斑,少数发展为水疱及紫色或蓝色大疱。有软组织感染的患者,70%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或肌炎;无软组织感染的患者,20%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如内眼炎、肌炎、肝周炎、腹膜炎及严重脓毒血症。国外病例中少见猩红热样皮疹及恢复期脱皮,一般亦无咽红、草莓舌及眼结膜充血,而在国内病例中上述表现十分常见。
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低血压休克,早期为低血压,数小时后发展为休克。经使用抗生素、白蛋白、电解质溶液及多巴胺后约10%患者血压回升,其余患者仍处于持续休克状态达2~3天。
多系统器官受累症状以肾功能不全最常见,多随休克出现,持续2~3天,严重者需行透析治疗10~20天,少数患者肾功能不全可先于休克出现。部分患者出现神志恍惚,重者发生狂躁或昏迷,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般发生于低血压之后。
四 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肾功能不全等多系统器官受累征象。局部感染灶或血培养发现链球菌为确诊依据。
五 诊断
1.病前有局部皮肤或黏膜感染灶。
2.起病急,表现为局部疼痛、发热、低血压及多系统器官受累,部分患者有猩红热样皮疹及恢复期脱皮。
3.实验室检查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肾功能不全等多系统器官受累征象。局部感染灶或血培养发现链球菌为确诊依据。
六 治疗
1.对症治疗
对低血压、休克的治疗基本同中毒性休克,包括吸氧;迅速补充血容量,先用生理盐水,再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严重者可输血浆及人血白蛋白(白蛋白)等;如血压仍不升,可用多巴胺等升压药。此外,应积极防治ARDS、心功能不全、急性肾衰、脑水肿、代谢性酸中毒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患者可早期、短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2.病原治疗
对局部感染,应根据病情及时引流、清创、筋膜切开或截肢等。抗菌治疗常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或林可霉素等。严重感染可选用头孢曲松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
七 预防
应避免黏膜、皮肤软组织及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局部创伤和术后应注意伤口的处理;宜及早发现感染灶,并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