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科 > 脑血栓后遗症_脑血栓后遗症

脑血栓后遗症_脑血栓后遗症

概述

脑血栓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黏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后遗症。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病因

1.心源性脑栓塞。

2.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

3.其他原因

如动脉炎症等。


临床表现

1.偏瘫

是最常见的脑血栓后遗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

2.失语

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感觉性失语则无语言表达障碍,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自说自话"。命名性失语则表现为看到一件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出名称。

3.较大范围或多次复发也是脑血栓后遗症的症状

可留有精神和智力障碍:人格改变、消极悲观、郁抑寡欢、精神萎靡、易激动等。

4.其他症状

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不能耐受噪声等。


检查

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康复评定:

1.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CT扫描是诊断脑血栓形成较方便、便宜的检查。它可明确脑组织坏死(即脑梗塞)的部位、大小、脑水肿的程度等对治疗有指导意义,但在发病24小时以内常不能发现病灶。此外,CT的不足在于对脑干、小脑的病灶显示不良。

(2)头颅磁共振扫描  该检查可弥补头颅CT在24小时内不能发现病灶及对某些部位病灶显示不良的缺陷,尤其是磁共振血管成像尚能显示较大的闭塞血管。其不足之处在于价格较贵,而且有些患者由于体内有不能取出的金属物品,如心脏起博器、金属牙齿、骨折钉等而不能进行此项检查,限制了它的使用。

(3)脑血管造影  该检查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在早期(发病6小时以内)尚可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入狭窄或闭塞处进行溶栓,缺点是有一定的损伤和并发症。

2.康复评定

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布氏分期、言语功能评定、心理功能评估等。


诊断

诊断标准:

1.有急性脑血管病病史,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经CT,MRI等辅助检查证实。

3.三偏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或单瘫,或交叉性感觉运动障碍,或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具备其中之一或多项者。

4.失语。

5.球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

6.智能障碍甚至意识障碍。

第1,2项为必备条件,3~6项至少具备其中一项。


治疗

恢复期治疗对于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来讲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康复功能锻炼和理疗两个方面:

1.康复功能锻炼

(1)面瘫的功能锻炼。

(2)语言吞咽功能训练。

(3)认知功能的训练。

(4)肢体功能锻炼:①转移训练;②关节被动活动;③诱发病人的主动运动;④手功能训练;⑤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⑥步行功能训练等。

2.理疗

主要包括功能性电刺激、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顺序循环治疗仪、针灸、高压氧等。


预后

1.与阻塞的血管大小有关

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脑缺血范围小,侧支循环易形成,恢复较快,预后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脑缺血范围大,脑组织受损严重,临床症状恢复慢,预后较差。

2.与发病速度有关

缓慢逐渐发病者,较易形成侧支循环,脑缺血可逐渐代偿,预后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侧支循环,预后较差。

3.与梗塞的次数和数量有关

首次发作,预后较好。

4.与栓子的性质有关

如栓子疏松,在随血液运行过程中,自身破碎,流到血流的远端,阻塞小血管者,预后较好。而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细菌栓子,比心源性栓子预后严重。但心源性栓子引起脑脓肿者,预后较差。

5.与局灶定位症状轻重有关

发病后偏瘫失语等定位症状较轻,预后较好。反之,偏瘫失语程度较重者,预后较差。

6.与昏迷程度有关

昏迷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起病时无昏迷,以后进入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渐加重者,预后较差。病人神志始终处于清醒状态,预后较好。

7.与有无合并症有关

如合并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糖尿病,冠心病,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预后较差,无合并症者,预后较好。

8.与患者年龄有关

年龄大,体质差,预后较差。年龄小,体质好,预后好。


预防

1.阿司匹林

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和释放,改善前列腺素与血栓素A2的平衡,预防动脉硬化血栓形成,从临床上看,每天常规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防止脑血栓的复发。

2.控制血压和血脂

高血压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脑血栓或复发脑血栓的机会越大;高血脂一方面使得血液黏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方损伤血管内皮,沉积在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应采用低热量低糖饮食,适当用降糖药。

4.康复教育。

5.积极锻炼。

6.控制体重

即保持或减轻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4.9kg/m2,腰围<90cm,可有效预防冠心病。

7.戒烟限酒

香烟中含三千多种有害物质,烟中的尼古丁吸入人体内,能刺激植物神经,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中胆固醇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硬化;戒酒或限酒。

8.日常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少吃油腻和动物脂肪,以免造成血脂过高,促使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