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科 > 口酸_Kou Suan

口酸_Kou Suan

概述

口酸是指自觉口中有酸味。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所以口酸以脾虚肝火偏旺者居多,肝胆之热乘脾,导致胃火上炎,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胸闷胁痛、食后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症状。《内经》“病机十九条”: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胃统六腑,六腑以通为用,胃气以降为顺,今热邪与宿食互结,壅积在胃,胃气不降而反上逆,遂致呕吐,吐酸。


病因病机

1.肝热

肝经实热,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热,或邪热内蕴于肝胆,肝属木,其味酸,故肝热上蒸而出现口酸。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出现消化不良,胃气上逆出现口酸。

3.脾虚肝乘

脾脏素虚,肝经火盛,木虚土乘,其病在脾,属虚实夹杂证候。


临床表现

患者口中常有酸味感,或轻或重,轻时仅略有微酸之感,重时可如食乌梅,或喝醋样之感觉。常见于各种胃肠疾病,特别是胃病患者病程中,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过多等疾病,也可见于一些口腔疾病。


辩证施治

1.肝热

临床表现:口酸口苦,甚则口舌生疮,胸胁满痛,性急易怒,或面赤眩晕,心中懊恼,大便干,小溲黄,舌苔薄黄,舌偏红,脉弦稍数。

治法:疏肝清热。

方药:柴胡清肝饮或当归龙荟丸。

2.饮食内停

临床表现:口中发酸,或嗳气酸腐,纳呆恶食,脘腹痞闷胀满,大便或结或溏而腐秽,或便下不爽,舌苔厚腻或黄,脉滑有力。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气。

方药:保和丸或木香槟榔丸。

3.脾虚肝乘

临床表现:口中觉酸,或吐酸呕苦,或嗳气太息,纳谷不香,食后脘痞腹胀,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苔白,脉细弦或弦缓。

治法:健脾和胃,兼以平肝。

方药: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


预防保健

应消除诱发因素,如彻底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抑制胃酸分泌。忌食浓茶、咖啡以及辛辣、偏硬的刺激性食物及药物,饮食有规律,忌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

凡胃酸过多者,应禁食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质、甜食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进食新鲜水果,牛奶,鸡蛋,豆浆,菜泥,粥等易消化食物。

口酸虽与肝经实热有关,但切记不可过食寒凉,以免进一步损伤脾胃。


饮食调理

1.乌贼骨散

乌贼骨500g,焙干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6g。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吐酸、黑便等。

2.生芦根粥
芦根30克,大米50克。芦根洗净后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15分钟,隔渣留汁,加入米煮成粥。芦根具有清热生津之功效,可缓解实火上扰之口酸。

3.黄瓜粥

黄瓜50克,大米100克。黄瓜去皮切片,与大米同煮粥。肝火盛或内湿引致的舌干口酸可食用之。

4.糯米红枣粥

材料:糯米100g,红枣数枚。煮至烂熟。用于缓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