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心理科 > 心理压力_Xin Li Ya Li

心理压力_Xin Li Ya Li

概述

压力定义为人们无法应付环境要求时产生的负性感受和消极信念。心理压力(mental stress)又称心理紧张或心理应激,它是一种主观的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人体对需要和威胁的一种生理反应。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对威胁性事件或情境反映而形成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变化的一种身心持续紧张状态。个体的心理压力反应不仅受到压力的强度大小和数目多少的影响,还取决于个体的内在品质,如个体的个性特征、对于压力的认知评价、压力的承受力、处理压力的方式等。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心理压力的存在,心理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


特性

1.情绪性

情绪性是指个体有心理压力时总带有明显紧张的情绪体验的特性。心理压力的情绪性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关键要看个体的需要和认知。此外,这种情绪性的紧张度和负面性还受压力大小和心理承受力的制约。

2.动力性

心理压力的动力性是指心理压力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对适应行为的积极增力作用和消极减力作用。


压力源

引起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就是压力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物性压力源

生物性压力源是借助于人的肉体直接发生作用的,引起身心的应激状态。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刺激,如强烈的噪声、不适宜的温度、辐射、电击、机械性的创伤、病毒、病菌的侵害等。

2.心理性压力源

心理的失衡也可以造成应激状态。如现实社会中经常发生的挫折、冲突、人际关系失调等。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社会文化环境的任何变动都会造成应激状态。如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家庭、恋爱中的矛盾,亲人的亡故,学业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职位的升降等。


影响

1.积极作用

适度的心理压力可以使人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活跃思维,提高反应速度,练就人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人的潜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2.负面影响

如果完全没有压力,个体身心就会处于一种松散和不紧张状态,个人的潜力就无法发挥。如果压力过大,人就会特别容易生病,情绪脾气特别容易被激怒。因此,不管是没有压力或压力过大,都会给个体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负面表现

1.生理症状

主要表现为新陈代谢活动发生紊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晕头疼、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疲惫不堪等。

2.心理症状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满意、易激怒、疲劳无力感、反应过敏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情感淡漠、幻觉、妄想、自杀意念等病态心理异常现象。

3.行为症状

主要表现为消极怠工、逃避责任、工作效率下降、跳槽、生活习惯改变、人际关系恶化、不良嗜好(如嗜烟、酗酒甚至吸毒)增多,更严重者甚至表现为自杀、杀人等破坏性的病态反应。

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压力症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应对措施

1.要及时寻找压力源,设法消除应激因素。如改善环境、交通、居住和工作条件,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

2.要增强主体对压力源的抵抗能力。如①加强自身修养,正确权衡利弊得失,以稳重的态度对待事物;②培养良好的个性,正确对待应激源,增强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③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实际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