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科 > 罗阿丝虫病_Luo A Si Chong Bing

罗阿丝虫病_Luo A Si Chong Bing

概述

罗阿丝虫病又称卡拉把丝虫肿、热带肿或短时性肿胀,是由罗阿丝虫感染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通过中间宿主——斑虻传播,它们仅在白天咬人。人类是罗阿丝虫的惟一宿主。


病因

本病由寄生在人体内的罗阿丝虫引起,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皮下组织或筋膜层,雌虫产生微丝蚴并进入血液,当中间宿主——斑虻叮咬患者,微丝蚴进入斑虻体内,大部分移行至斑虻腹部脂肪体,少部分到达其胸部或头部脂肪体,1周后蜕皮两次变成有感染性的幼虫,当斑虻再次叮咬人时,幼虫通过其口器侵入人的皮肤,使人感染。1年左右幼虫发育为成虫,成虫多在皮下及眼结膜下移行,亦可移行至任何内脏。在成虫移行过程中可间歇性地产出微丝蚴。微丝蚴寄生于人体血液,具有昼夜周期性。成虫在体内可存活15年或更长。


临床表现

罗阿丝虫病除个别患者只具有单一症状外,常表现出多种症状,局部暂时性肿胀是罗阿丝虫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全身各处均可发生,多见于前臂、手部、下肢等处。感染后3个月即可发现,但多数在一年以后,并可间歇发生,间歇期长短不定。每次出现数目常为1个,但也可在1~3个部位同时发生。常突然发病,或在发病前1~2个小时先感到局部剧烈疼痛和瘙痒,然后在1个小时内出现肿胀,并迅速扩散,可达鸡蛋大小,持续数小时或3~5天,始渐消退,也有持续1至数周者,局部较硬,有弹性,无指压痕迹。若在同一部位反复出现肿块,则可形成永久性囊样肿块。大部分病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皮炎症状,如瘙痒和蚁行感。瘙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因搔抓导致继发感染,也可引起失眠、精神障碍及精神失常。成虫常移行于眼睑引起皮肤肿胀,有时可触及游走性条索样虫体。当成虫移行到球结膜时,可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畏光、流泪、疼痛等不同程度的结膜炎症状。眼部刺激症状很重,有瘙痒感和异物感,持续数日,可自行消退。也可侵犯心、肾、脾、胃等部位。


检查

1.虫体检查

当罗阿丝虫在人体皮肤或者眼部移行是可通过观察发现虫体的蠕动。

2.血象检查

外周血微丝蚴阳性,且外周血象多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高达60%~90%。


诊断

本病诊断要点:患者有在流行区生活的历史,如来自或到过非洲的人群;典型的眼部奇痒、游走性皮下肿块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球结膜下或皮下可见到虫体蠕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血中或骨髓液中检出微丝蚴、眼部或皮下包块活检出成虫是确诊本病的依据。


治疗

1.乙胺嗪对微丝蚴和成虫均有效,连服20天。必须注意,若外周微丝蚴密度大,乙胺嗪杀死大量微丝蚴时阻塞大脑毛细血管时,可出现脑膜脑炎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2.已有研究表明,伊维菌素具有杀灭罗阿丝虫微丝蚴的作用,但该药在本病治疗中的副作用严重。

3.若肿块不多也可手术摘除。


MSDN工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