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 > 脓窠疮_Nong Ke Chuang

脓窠疮_Nong Ke Chuang

概述

脓窠疮是一种皮损部位较深在的化脓性皮肤病,愈合较慢,愈后留有瘢痕,多见于儿童。本病症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深脓疱疮。


病因病机

脓窠疱多因素体气虚,脾虚不运,则湿浊内停,兼之湿热邪毒外袭所致。也有因蚊虫、跳蚤叮咬,或患其他瘙痒性皮肤病,搔抓损破染毒所致。临床见证多以湿热为主。


临床表现

皮疹好发于小腿,其次为大腿、臀部和腰部。皮疹初起为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水疱,迅即变为脓疱。疱壁较厚,不易溃破,脓疱周围绕以红晕。皮损继续向外围及深处发展,数日后结成暗褐色厚痂。痂皮脱落后,形成典型的1~2厘米直径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脓性火山口状溃疡,绕以红色硬实边缘。一般经2~4周愈合,留有瘢痕。往往反复化脓结痂,有的可形成蛎壳样厚痂。皮疹数目不等,常为数个至数十个。自觉灼热疼痛,也可有痒感。一般无全身症状,较重者可伴有发热、口渴、疲乏不适等全身症状。附近淋巴结常肿大。病程常可持续数周以上,积极治疗可缩短病程。


中医治疗

1.经方治疗

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清热利湿解毒;如兼以脾虚气弱者,宜酌加健脾益气之品。五味消毒饮合龙胆泻肝汤加减: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各,龙胆草、栀子、木通、黄芩、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生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分服。临床加减:若素体气虚者或日久脾虚气弱者,酌加党参(或太子参)、生黄芪、白术、茯苓,并适当减少苦寒之品。

2.中成药

(1)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

(2)双黄连注射液,每次2.4~3.0克,加入5%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3)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说明:如患儿年龄较小,上述各方药的剂量宜酌情减少。

3.外治法

(1)马齿苋适量煎水外洗,或用野菊花、黄柏、地榆、百部、苦参、九里明、虎杖、三桠苦,煎水外洗或湿敷。

(2)炉甘石外洗。

(3)皮多或痂皮厚者,用5%~10%硫磺软膏包敷。


预防

饮食宜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及油炸食物,多饮水,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衣服要宽松透气,每天进行更换,经常给患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对患处的刺激,保持创面及水疱的完整性,促进早日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