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 7月 - 第97页
  • 心阳虚_Xin Yang Xu

    一 概述 心阳虚证是指心之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所引起,临床以胸闷胸痛,心悸冷汗,恶寒肢冷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心悸、胸痹、奔豚气及现代医学的心律失常...

    07-18 349 中医科
  • 心脾两虚_Xin Pi Liang Xu

    一 概述 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证候。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

    07-18 350 中医科
  • 实喘_Shi Chuan

    一 概述 实喘,中医病证名。指邪气盛实所致的喘证。多由风寒束肺,暑火郁热,痰浊胶固,水饮上凌等因,致肺气壅塞,气道不利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呼吸...

    07-18 347 中医科
  • 伤寒病_SHang Han Bing

    一 概述 伤寒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广义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狭义伤寒是广义伤寒之一的伤寒,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这里所说的伤寒...

    07-18 350 中医科
  • 太阳病_Tai Yang Bing

    一 概述 太阳病,中医病证名。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

    07-18 358 中医科
  • 壮热_Zhuang Re

    一 概述 壮热(high fever)是指患者自觉热甚,或恶热,喜弃衣被,扪之肌肤烙手,测其体温39℃以上者,多因外邪入里,邪正相搏,阳热内盛,蒸达于外所致...

    07-18 345 中医科
  • 圆翳内障_Yuan Yi Nei Zhang

    一 概述 圆翳内障主要是指因高龄体弱,精气日衰,目失涵养所致晶珠混浊,视力渐降,最终瞳神内呈圆形银白色或棕色的翳障,导致失明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老...

    07-18 351 中医科
  • 凉燥_Liang Zao

    一 概述 凉燥,中医名词。又名寒燥,属燥淫证候。凉燥之邪侵袭,犯表伤肺,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口、鼻、咽干燥,咳嗽痰少,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紧等...

    07-18 353 中医科
  • 内伤发热_Nei Shang Fa Re

    一 概述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

    07-18 354 中医科
  • 休息痢_Xiu Xi Li

    一 概述 休息痢是指痢疾时止时发,久久不愈者。是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部隐痛,里急后重,粪质稀烂或便中带血为特点的痢疾。《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对该病的...

    07-18 354 中医科